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后感总结附思维导图

这是我读的第一本非工作技术领域的书籍,虽然很多人说是成功学鸡汤,但书中强调的品德修养使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世的原则,让我坚定地踏上了由内而外全面改变自己的旅程。光看书中的七个习惯,容易让人误以为书中内容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,其实每一个习惯都深刻的讲了很多观点,这不仅仅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是指导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。

书中有很多非常唯美的句子特别喜欢,这是读书时记录的部分笔摘:

  • 原文摘录
    • 1、如果通往成功的梯子一直搭错墙,那每一次行动无疑加快了失败的步伐。我们也许会很忙,也会很有效率。但唯有心中牢记以终为始,才会成为高效能人士。
    • 2、成功不在于你流了多少血汗,而在于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。
    • 3、必须靠名利或物质来肯定自我的那些人,必将终日忧心忡忡患得患失,面对名气、地位、或条件好过自己的人就觉得相形见绌,面对稍逊自己的人又趾高气扬。
    • 4、贪图享乐的人渴望追求更高层次的刺激和快感,长期无所事事沉迷于此,只会制造更多的空虚。
    • 5、《20世纪见证》中写道:回忆往昔,对我触动最大的是,当时看上去至关重要、妙趣横生的事,现在看来竟是微不足道,甚至有些荒谬,比如看似耀眼的成就、名望和赞扬,得到金钱或女人后的快乐,像撒旦一样游走于世界各地,经历“名利场”里的一切,
    • 现在回想起来,所有这些自我满足都不过是海市蜃楼,黄粱一梦。
    • 6、顾此失彼总是在所难免,因小失大更是司空见惯
    • 7、要改变现状,首先要改变自己;要改变自己,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。

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

本书围绕个人领域和公众领域的七个习惯来写如何成为高效能人士,这七个习惯分别是积极主动、要事第一、以终为始、双赢思维、知彼解己、统合综效、不断更新。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后感总结附思维导图

习惯一:积极主动

“积极主动”即采取主动,为自己过去、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,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,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。所谓“积极主动”,在我看来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。能够承担并且愿意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,不随意地抱怨。这一章节里最具启发性的两个概念是影响圈和关注圈,反映了大多数人的精力分配。

影响圈,是自己有能力作出改变的事情。比如小到早睡早起,大到职业规划发展。

关注圈,则是与自己无关,超过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。比如明星八卦,各类社会新闻,及所谓各种国家大事。

看到此刻,如同醍醐灌顶,很多时候总是关注一些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的信息,沉迷于各类新闻、抖音短视频等,于自身毫无价值,把调味品当主粮就本末倒置了。关注圈的人特征,经常会说如果、要是、但愿、我不得不、我办不到这些消极、推脱责任的词语,越是为自己找借口就越难脱离消极的现状,这是一定要避免的。

积极的人更加关注影响圈,他们会培养正确的好习惯来解决可直接控制的问题,以身作则的改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吹毛求疵,怨天尤人;纵使有无法控制的问题感到不满也会学着泰然处之,积极的人说话特征,一般是我可以更好、我能、我宁愿这些正能量的词语。他们善于激励自己做出承诺、信守诺言、确定目标并付诸实践。

消极的人
感情用事,易受外界环境影响
心情好坏取决于他人的言行
别人以礼相待就笑脸迎之,反之亦然

积极的人
行事态度有责任感,不归咎于外界因素
理智胜于冲动,选定正确价值观
对力所不能及之事处之泰然,对能改变的则全力以赴

自我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要积极主动,如果你是一个消极的人,更要采取主动,变被动为主动才是迈向成功的开端。

习惯二:以终为始

以终为始教会我,做任何事之前,都要认清方向,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,都要带有目的去做去学习。 有了目的,你才不会迷茫焦虑、不至于辛勤付出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;不达目的誓不罢休,才不会只有三分钟热度,不会轻易得过且过的放弃!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后感总结附思维导图

书中本节提到以各种生活为中心的人,如以配偶为中心,容易在爱情上患得患失;以金钱为中心,容易攀比爱慕虚荣;以享乐为中心的人容易长期迷茫无所事事,浑浑噩噩;还有很多以工作、名利、宗教等为中心的人,在人生经历中容易被心中所偏向的观念误导、受情绪或其他因素影响一些判断。所以在应对生活中发生的诸多事情时,我们应当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,不受情绪或其他负面因素干扰综合全局的深思熟虑,基于原则通盘考虑后选择最佳方案。

未来想成为怎样的人,成就怎样的事业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?书中不仅把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模板写出来,最后还引导我确定了自己的使命宣言。我觉得以终为始最重要的不仅是做事之前认清方向、规划好目标,更重要的还是执行和坚持,就像个人使命宣言虽然容易写出来,但未来周期太长,短期见不到成效就容易放弃,所以我们的“产出与产能必须平衡”,换句话说,就是必须明确自己的能力与位置,不能过分提高目标而忽略自身能力,要实事求是,一步一个脚印达成小目标,最后才能完成自己的大目标。

习惯三:要事第一

要事第一这个模块,主要讲了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方法,收获最大的是四象限时间管理法则,除了紧急的事优先处理外,对重要不紧急且浪费时间不讨好的事我们要勇于说不,这里最重要的是第二类重要但不紧急的事,不重要紧急和重要且紧急的事常常让我乱了分寸,很多时候因为紧急的事优先处理,加上重要的事不紧急,很容易拖延和草草了事,其实这样真是本末倒置了。要事第一除了当下紧急重要的事及时处理外,最核心的就是以终为始周期较长且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加以重视,可以分配到每周来选择小目标、安排进度、每日根据自身情况去调整后期的规划。

如果身处要务随之遇到的问题也会更多,这时候我们经常会被琐事耽误的没有时间处理要事,所以我们要学会授权,授权主要分为两类,指令性授权和责任型授权,结合自身经历,我觉得对一些基础薄弱、年轻资历尚浅的人应当指令性授权,指导并协助让他们做好,对于资深有丰富经验的人我们可以责任型授权,放权让其思考,当把事情授权分流出去,我们才能腾出时间干自己的要事!

公众领域的成功

习惯四五六分别是双赢思维、知彼解己和统合综效,后面这些模块相比于前面的三个习惯相对没有那么惊艳,给我的收获和受益不是特别大,所以这里简单说一下。

习惯四:双赢思维,懂得利己利人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,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,成熟,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。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,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,共财势,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,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。书中提到了互赖,我是这样认为的,互赖是长期能互相提供价值的一种合作方式,如果短期的合作,我觉得还是互补更加实用。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后感总结附思维导图

习惯五:知彼解己,就是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,要想被别人理解,首先要理解对方。人人都希望被了解,也急于表达,但却常常疏于倾听。众所周知,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,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,要“知己知彼”。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、保持心态平和、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,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。学会倾诉与聆听是理解他人、被他人理解的很好的方法。在一个可以充分表达自己、自由沟通的环境中,很难想象还会有多少人出来高呼”理解万岁”。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后感总结附思维导图

习惯六:统合综效是创造第三种选择——既非按照我的方式,亦非你的方式,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,简单来说1+1可以大于2。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——不但是了解彼此,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,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。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,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算能力出众也不能单打独斗,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,互相尊重集思广益、取长补短统合综效,寻找第四条更好的解决方案才是更好的选择,当人人都敞开胸怀,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,众志成城也就不远了。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读后感总结附思维导图

习惯七:不断更新是指围绕以上六个习惯,不断优化自身的存在问题和缺点,从而由内而外的改变自己!

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辈和优秀人士的宝贵经验,是为了反思当下不断改善自身缺点。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,学以致用才能掌握书中的精华为己所用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我将会铭记以上七个习惯,坚持循序渐进地学习提升自己,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。

资料下载

由于思维导图做的很长不方便上传到网页上浏览,已打包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思维导图自行下载

链接:https://share.weiyun.com/jSXfPe2m

密码:pip6ct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sem分析网观点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emfenxi.com/675.html;若上述素材出现侵权,请及时联系站长semfenxi@123.com删除处理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
微信公众号